Page 327 - 2021 White Paper
P. 327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可以从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处 国需要为此做好准备,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的发
获得帮助。(Foster) 展。(Bajarin)

中国现有逾800家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包括新松机 半导体
器人和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工业机
器人的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的一部分,有 中国正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力度。未来5-7年
助于实现国家制造业技术升级。至2021年,中国的工业 内,中国半导体产业新工厂、新产能的规模将超过1600
机器人出货量占全球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39%上升至 亿美元,至2025年,中国半导体装备开支将提升至400
45%。过去,中国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制 亿美元以上,其中60%的投资将流向存储芯片工厂。国
造业机器人密度(每1万名工人中机器人的数量)为97 内半导体装备企业将拓展产品品类,产业未来五年内将
台,约为美国的一半水平,为韩国的1/7水平。中国的自 出现重要增长契机。国内无厂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已经取
动化程度和机器人使用量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新冠 得一定成果,但是某些品类仍然依赖于成品进口。中国
疫情的爆发显然让这一趋势的发展更加紧迫。中国的用 政府鼓励全球半导体装备制造商在华建厂,让其既能为
工成本已经不再低廉,在华美资企业也受到了新冠疫情 中国市场供货,又能以中国为出口基地实现全球供货,
的重创。涉及大规模装配的行业,如汽车制造业和电子 以这种方式降低对于一些半导体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
元件制造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深刻。(Fannin) 近年来,三星、海力士、英特尔纷纷在华建立存储芯片制
造厂,使中国市场存储芯片出口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一
根据“中国制造2025”这一十年计划,中国政府希 度走强。然而,由于国内技术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品牌在
望实现由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国的转型。“中国制造 全球终端产品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国内市场对半导体
2025”计划涵盖了进一步增强中国机器人供应商实力、 产品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国产半导体产量的增长速度,对
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占比等内容。中国希望进一步提升 于非国产半导体零部件的需求从而提升,导致中国对半
自动化水平,至2020年成为世界十大自动化国家之一。 导体产品的净进口出现增长。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
届时,中国的机器人(每一万名员工中机器人的数量)密 中,约70%为半导体产品,中国对于进口半导体零部件
度将达150台。目前,就机器人密度而言,韩国的机器人 的依赖度极高。某些进口半导体产品有利于促进高科技
密度为531台,领先于亚洲其它地区。美洲地区,美国的 产品(耳机、电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的出口。在中国市
机器人密度最高,为176台;欧洲地区,德国的机器人密 场,大部分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设备也依靠进口,目前,
度最高,为301台。电子元件行业成为中国市场机器人密 中国的实力尚不足以实现制造设备的国产化。所以,中
度近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 国政府在过去数十年内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内半导体产
增长了75%,达到近3万台。约三分之一的工业机器人来 业,也不足为奇。在聚焦开发国产半导体的同时,产业
自国内供应商,国内产品的销量提升了两倍有余,增幅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国产(包括跨国厂家在
近120%。对于跨国供应商而言,电器电子领域机器人的 华工厂)半导体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中国仍
销量也呈现了显著增长(增幅为59%)。市场需求引人瞩 是半导体进口大国,因此,我们需要继续专注于发展国
目,且未来还将进一步增长。各大电子设备代工商已在 内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地缘政治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美
着手开展自动化生产。半导体和芯片行业早已大力投资 国将华为、海康威视等多家知名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
发展自动化。对于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汽车的市场需求 “实体名单”的举措,让中国鼓励科技产业本土化、降低
正不断增长,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需要配备大型电 进口依赖的紧迫性进一步提高。(BW, Semiconductor)
池生产设施。(IFR)。

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有其优势,而美国企业可能会
将其在华制造业产能转移到越南、马来西亚和墨西哥
等 国,随 着 时 间 推 移,如 果 最 终 出 现 中 美 产 业 链 割 裂
的情况,美国甚至还会考虑将部分制造业产能转移回
国内。如果美国将制造业产能转回国内的目的在于创
造国内就业机会,那么中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举
措则说明,美国也将在制造业中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机
器人,以保持竞争力。这意味着对制造业而言,人工岗
位将会更少,而机器人的岗位则会更多。多年来,中国
一直致力于实现建成世界强国的政治目标,机器人制
造产业是实现这一政治目标的重要阵地之一,我们应
会很快看到中国在机器人制造产业链的崛起。也许有
一 天,中 国 不 会 再 像 以 前 一 样 供 应 许 多 日 常 用 品,美

327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