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7 - 2021 White Paper
P. 357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2.7 电力生产

关键要点 背景

• 近年来,受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国政府退出《巴 在全球能源消耗排行榜中,中国排名第一。中国是世
黎协定》的影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2019年能源需求量相当于近33
2020年,中国公开作出碳中和承诺,重新点燃了人们对中 亿吨石油。自2011年,中国的用煤量比其他国家的总和还
国采取积极气候行动的希望。中国的“十四五”规划明确 要多,而且对于这种化石燃料的依赖度也在增加。中国温
了2021至2025年的国家目标,可谓是有关全球应对气候 室气体的排放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在所有国家中排
变化的最重要文件之一。 名第一。这些是能源消耗数据。有关能源产量,中国也是
世界上最大风能生产国,产量是第二大发电国美国的两
• 开发廉价的太阳能和风能来替代化石能源,以减 倍多。而且中国太阳能发电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2019
少空气污染,已成为中国的核心能源战略。中国逐渐加大 年建成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数量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这将改变中国的大型水电站
的发展战略。 2020年9月,中国出乎意料地承诺在40年内将其净
碳 排 放 量 减 至 零,这 重 新 点 燃 了 人 们 对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 400多家风电企业签署了联合声明,呼吁每年新 限制在可承受水平的希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
增50至60GW风电装机容量,推进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 (CO2)排放国,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8%,中国这一举措可
目标。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仍在加剧,但中国在稳步推进 推动其他国家作出类似承诺。但观察人士警告称,中国在
陆上和海上风电场的建设。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了新增 实现零碳排放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实现零
10%发电量。不过,风电开发商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年底国 煤的过程是痛苦且艰难的。中国此前表示,其CO2排放量
家补贴将取消。 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
可实现这一目标。但是,若要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 据报道,中国国家能源局确定了2020年太阳能 中国必须大幅减少车辆和发电厂的化石燃料使用,并通
电网消纳空间为47GW。 过碳捕获与封存或植树造林来抵消其余的排放量。中国
尚未公布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煤炭行业机
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 遇与挑战并存。2019年,高碳排放燃料约占中国能耗量的
58%,发电量的66%。但这需要一个转折点。Myllyvirta及
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削减了工厂的产量,一些工人 其同事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2019年中国的燃煤发电量
无法重返工作岗位,因此2020年中国工业用电需求下降 增长了约40吉瓦(GW),达到约1050GW。另有100GW装机
多达730亿千瓦时(kWh)。约占中国工业用电量的1.5%。 容量的在建项目,煤炭利益正在游说更多的工厂。尽管煤
但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电国,下降的用电需求相 炭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煤电厂的产量不到产
当于智利全国的用电量,这也说明了疫情的影响相当大。 能的50%,许多面临亏损。电力市场面临一个相关挑战,
ISH表示,下降的用电需求相当于约3000万吨动力煤或约 它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与煤炭相比,可再生能源的成
9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而中国去年月均煤炭进口低 本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但监管机构分配电厂运行时间,协
于3000万,而LNG月均进口略低于900万吨。2019年,工业 调供需平衡时,很少考虑经济或环境影响。绝大多数情况
用户耗电量为4.85万亿kWh,占全国总量的67%。工业开 下,该系统会偏向使用燃煤发电,部分原因是其不会受到
工率表明中国企业耗电量减少(Xu and Munroe)。 风力和太阳能不稳定性的影响。市场准入的不确定性,使
得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放缓。鉴于煤炭和建筑利益的影
响,相关改革需要有相当大的政治意愿才会实施。此外,
扩大核电生产也面临着挑战。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
引发了中国担忧,中国于是加大安全措施,使得新的核电
站造价更加昂贵。此外,公众的反对意见也在与日俱增。
中国拥有48座运行中的核电反应堆,另有12座反应堆在
建设中。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核电产能达到58GW,但

357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