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9 - 2019 White Paper o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hina
P. 319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2.13 文化、体育和娱乐
背景 客,他们受古老传统的启发,希望以新的方式体验普洱
茶。鉴于普洱独特的加工技术,茶的口感和价值随着
商业化给中国创造了一系列机遇,使其得以深化干 时间的推移而提升,这一点与西方市场的葡萄酒如出一
预程度以及强化对媒体及其内容的影响力。由此 辙。收集几十年历史的普洱茶饼并将其陈列于博物馆已
可见,一场娱乐风暴已经在中国掀起,而且极有可能长 经成为一种惯例,最令人垂涎的普洱茶饼价值近45万
盛不衰(Bai)。如今,娱乐新热点每天通过电视、电 美元(约合300万元人民币)。名人也试图进入茶叶市
脑和移动端涌入公共和私人场所。随着热度持续发酵, 场,李连杰和马云联手推出了自己的普洱茶品牌。茶叶
电视台给本台节目的娱乐播报和宣传片预留了大量的 市场新趋势之一——旅游业——尤其受到较高阶层人群
播放时段;同时还在各类节目之间插播最成熟的娱乐形 追捧。以云南为例,该省遍布以饮茶体验为中心的豪华
式——商业广告。然而,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文化 度假村,客人可享受独一无二的品茶体验、民族茶道、
产业商业化将有助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成就和文 舞蹈表演以及茶净化水疗讲习等。就中国游客而言,奢
明在新世纪发扬光大。文化商业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界 侈品市场早已借助既高端又亲民的文化平台为更高阶层
的最新发展趋势之一。 的人群提供优质服务体验,以休闲和品茗为重点。在国
际上,茶叶以及东方修行不断提升的普及率促使人们像
文化产业 朝圣一样前往景迈山等中国茶叶生产中心。近年来,为
将景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国政府做出
“文化商业化”一词的初始定义见于《国民经济和 了巨大努力(Vandenberg)。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根
据“文化商业化”明确定义,文化创生的发展及其与信 中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国内高等院校中设
息产业的融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该 立约100个文化遗产基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根据教
词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创建了一个悖论。当您阅 育部通知,各基地将以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戏曲、体
读中国媒体发布的娱乐新闻和内容经济商业洞察时,不 育、工艺美术为主,为艺术或体育专业以外的学生开设
难发现“IP”一词在中文中的直接使用。当前情况下, 若干门选修课。教育部鼓励高校从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
知识产权在中文语境中的以英文缩写形式“IP”出现时 化遗产传承人处购买服务或聘请其担任客座教授。每名
其指代的是真实性、品牌、人物、故事,甚至是古代 学生完成一门课程将获得两个学分,所需课时为36小
神话原型等概念。大型娱乐和文化企业正积极进军IP游 时。根据计划的初步内容,教育部将在2018年从高等
戏。诱人的中国市场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依赖国际 院校中选择50个文化遗产基地。作为历史悠久的泱泱
知识产权的主题虽然势头不减,但情感互惠的需求和Z 大国,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文化异彩纷
世代的崛起正在塑造新局面。在“IP”一词引入中国之 呈又不失特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史的深厚积淀,
前,该词的对应中文尚未在国内出现。作为世贸组织正 将其塑造成世界上宝贵的财富。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
式成员和曾经纵容盗版市场的国家,中国掌握了该词含 速增长和社会进步,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过
义并通过频繁借鉴争端经验认可其力量。巨大的中国市 去几年,得益于新技术的长足应用,中国的文化遗产保
场愿意接受任何可能实现商业化的知识产权。在激烈而 护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并且在正规化的道路上不断前
混乱的竞争中,中国知识产权行业拥有的巨大发展潜力 进(CGTN)。
尚未完全开发(Zhao)。
截至2017年,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收录了
当然,与知识产权的简单对话相比,文化商业化 52处值得关注的中国遗址,其中36处属文化遗产,12
更加包罗万象。华夏文明绝大部分都先于任何知识产权 处属自然遗产,4处属文化兼自然遗产。中国西南部贵
概念。例如,国内外对中国普洱茶的兴趣日益浓厚,使 州省的梵净山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晋收录的世界
得中国西南部山区旅游业蓬勃发展。过去,普洱茶是一 遗产,已被要求限制游客数量,以便更好地开展保护
种平价茶,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主要茶饮。但普洱正 工作。根据贵州省政府批准的《2018-2030年总体规
向高端奢侈品进化——茶叶商业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 划》,梵净山的日游客数量一直限制在23480人以内。
319
2.13 文化、体育和娱乐
背景 客,他们受古老传统的启发,希望以新的方式体验普洱
茶。鉴于普洱独特的加工技术,茶的口感和价值随着
商业化给中国创造了一系列机遇,使其得以深化干 时间的推移而提升,这一点与西方市场的葡萄酒如出一
预程度以及强化对媒体及其内容的影响力。由此 辙。收集几十年历史的普洱茶饼并将其陈列于博物馆已
可见,一场娱乐风暴已经在中国掀起,而且极有可能长 经成为一种惯例,最令人垂涎的普洱茶饼价值近45万
盛不衰(Bai)。如今,娱乐新热点每天通过电视、电 美元(约合300万元人民币)。名人也试图进入茶叶市
脑和移动端涌入公共和私人场所。随着热度持续发酵, 场,李连杰和马云联手推出了自己的普洱茶品牌。茶叶
电视台给本台节目的娱乐播报和宣传片预留了大量的 市场新趋势之一——旅游业——尤其受到较高阶层人群
播放时段;同时还在各类节目之间插播最成熟的娱乐形 追捧。以云南为例,该省遍布以饮茶体验为中心的豪华
式——商业广告。然而,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文化 度假村,客人可享受独一无二的品茶体验、民族茶道、
产业商业化将有助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成就和文 舞蹈表演以及茶净化水疗讲习等。就中国游客而言,奢
明在新世纪发扬光大。文化商业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界 侈品市场早已借助既高端又亲民的文化平台为更高阶层
的最新发展趋势之一。 的人群提供优质服务体验,以休闲和品茗为重点。在国
际上,茶叶以及东方修行不断提升的普及率促使人们像
文化产业 朝圣一样前往景迈山等中国茶叶生产中心。近年来,为
将景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国政府做出
“文化商业化”一词的初始定义见于《国民经济和 了巨大努力(Vandenberg)。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根
据“文化商业化”明确定义,文化创生的发展及其与信 中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国内高等院校中设
息产业的融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该 立约100个文化遗产基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根据教
词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创建了一个悖论。当您阅 育部通知,各基地将以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戏曲、体
读中国媒体发布的娱乐新闻和内容经济商业洞察时,不 育、工艺美术为主,为艺术或体育专业以外的学生开设
难发现“IP”一词在中文中的直接使用。当前情况下, 若干门选修课。教育部鼓励高校从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
知识产权在中文语境中的以英文缩写形式“IP”出现时 化遗产传承人处购买服务或聘请其担任客座教授。每名
其指代的是真实性、品牌、人物、故事,甚至是古代 学生完成一门课程将获得两个学分,所需课时为36小
神话原型等概念。大型娱乐和文化企业正积极进军IP游 时。根据计划的初步内容,教育部将在2018年从高等
戏。诱人的中国市场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依赖国际 院校中选择50个文化遗产基地。作为历史悠久的泱泱
知识产权的主题虽然势头不减,但情感互惠的需求和Z 大国,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文化异彩纷
世代的崛起正在塑造新局面。在“IP”一词引入中国之 呈又不失特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史的深厚积淀,
前,该词的对应中文尚未在国内出现。作为世贸组织正 将其塑造成世界上宝贵的财富。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
式成员和曾经纵容盗版市场的国家,中国掌握了该词含 速增长和社会进步,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过
义并通过频繁借鉴争端经验认可其力量。巨大的中国市 去几年,得益于新技术的长足应用,中国的文化遗产保
场愿意接受任何可能实现商业化的知识产权。在激烈而 护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并且在正规化的道路上不断前
混乱的竞争中,中国知识产权行业拥有的巨大发展潜力 进(CGTN)。
尚未完全开发(Zhao)。
截至2017年,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收录了
当然,与知识产权的简单对话相比,文化商业化 52处值得关注的中国遗址,其中36处属文化遗产,12
更加包罗万象。华夏文明绝大部分都先于任何知识产权 处属自然遗产,4处属文化兼自然遗产。中国西南部贵
概念。例如,国内外对中国普洱茶的兴趣日益浓厚,使 州省的梵净山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晋收录的世界
得中国西南部山区旅游业蓬勃发展。过去,普洱茶是一 遗产,已被要求限制游客数量,以便更好地开展保护
种平价茶,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主要茶饮。但普洱正 工作。根据贵州省政府批准的《2018-2030年总体规
向高端奢侈品进化——茶叶商业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 划》,梵净山的日游客数量一直限制在23480人以内。
319